【主题及介绍】
主题:预防登革热,保障健康
时间:2024年8月21日14时30分
嘉宾:茂名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处理科科长、疾病预防控制副主任医师曾金水
简介:2024年8月21日14时30分,茂名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处理科科长、疾病预防控制副主任医师曾金水接受茂名市政府门户网站专访,与网民互动交流。

【访谈视频回放】
【访谈文字】
登革热预防知识问答
主持人:各位网民朋友大家好,我是主持人邝庭欣,欢迎收看茂名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茂名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处理科科长、疾病预防控制副主任医师曾金水作客本次访谈,就近期网民关注度非常高的一个话题——登革热与大家一起互动交流。
(1)主持人:曾科长你好,
(1)曾金水:主持人好,大家好,很开心能参加今天的登革热防控在线访谈节目。
(2)主持人:曾科长,我有留意到,登革热在今年以来多次成为网络热搜词,请您为大家科普一下登革热吧。
(2)曾金水: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俗称“断骨热”。这种疾病是通过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或埃及伊蚊叮咬传播的,所以它的传播模式是“人—蚊—人”,它不具有像新冠、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直接“人传人”的传播模式。登革热常常在天气湿热、蚊虫孳生的季节流行,我们省一般在每年的5~11月流行,其中7~9月是流行高峰。
(3)主持人:曾科长您刚才在介绍登革热的时候提到了它有个俗称叫“断骨热”,这个听着词挺吓人的哈,那如果人感染了登革热病毒后,真的会像断了骨头这么疼么?
(3)曾金水:
我的理解是,“断骨热”是登革热临床特征的一种生动的概括。我们可以从字面上拆分和理解,“断骨”意味着剧痛,“热”则代表发热,也就是说登革热的临床特征是剧烈疼痛和发热,非常通俗易懂。
在这里,我再详细跟各位网友说说登革热典型的临床特征:概括来说是“高热三痛三红”+皮疹。高热:突发高烧(40°C以上);“三痛”指的是剧烈头痛、全身关节痛、肌肉酸痛,“三红”指的是面红、颈红、胸红;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听到这里,各位网友是不是觉得登革热的临床特征很有画面感,而且有点恐怖呢?不过也不用太担心,因为大多数人感染登革热病毒后症状较轻或无症状,仅少数患者会发展为重症甚至死亡。
(4)主持人:嗯,好的,那么是小孩或者老年人这些免疫力相对较低的人群才容易感染登革热吗?
(4)曾金水:不分年龄、性别和种族,人们对登革热病毒是普遍易感的。登革热病毒分为4型血清型,也就是1-4型。人们感染登革热病毒后会对相同血清型的病毒产生一定的免疫力,但仍可以被其他血清型的登革热病毒感染,打个比方说,小明感染1型登革热病毒,虽然他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对1型登革热病毒有抵抗力,但他仍然可以被2型、3型或者4型的登革热病毒感染,每年流行登革热的病毒型别可能不一样,我认为这是人们对登革热病毒普遍易感的主要原因。
(5)主持人:好的,登革热有特效治疗药物吗?有没有疫苗可以预防?
(5)曾金水:目前我国没有登革热的特效疗法,主要是采取对症支持治疗,例如发热就给予退热处理、疼痛就给予缓解疼痛处理等等。在此我也建议各位网友,如果出现高热、头痛、关节肌肉疼痛等疑似登革热症状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根据医嘱接受治疗。还有,切勿自己随意服用退烧药,因为有些退烧药可能会增加患者出血的风险。
目前我国尚未有登革热疫苗上市,最简单、经济、有效的预防办法是避免蚊子叮咬。
(6)主持人:好的,那么刚刚我们看到有网友提问:传播登革热的蚊子有什么习性?
(6)曾金水:刚才我提到过,登革热由白纹伊蚊或者埃及伊蚊叮咬传播。

伊蚊一般孳生在房前屋后、阳台、天台等地方的小型积水,还会存在种养水生植物的容器、花盆底座、贮水容器、饮水机水槽以及废弃轮胎、竹头树洞等。大家可以看到图中的这些地方,都是容易孳生伊蚊的地方。伊蚊常活跃在上午7-10点和下午4-7点,这个时间段在户外的人们容易被叮咬。

(7)主持人:好的,听您介绍了这么多关于登革热的知识,相信网友们也很迫切想要知道,我们该如何预防登革热?
(7)曾金水:我个人的总结是,预防登革热有“三部曲”:分别是清理积水孳生地、避免蚊子叮咬、不适及时就诊。具体如下:
一是清除或倒置室外各种闲置的可积水容器。如各种闲置的瓶瓶罐罐、花盆、轮胎等等。
二是定期为家中的水生植物换水。如果室内有种养富贵竹、万年青等水生植物的,应每隔5-7天洗瓶换水,更重要的是清洗根须。登革热流行期间可以改为用泥、沙来种养这些水生植物。
三是确保盆栽托盘无积水。定期检查室内外花盆托盘,确保无积水,如有积水应随时清理干净。
四是大力整治室外环境卫生。如疏通下水道、铲除杂草、填平坑洼的地方、填堵竹头树洞等。
五是做好个人防护。睡觉时应挂蚊帐,外出活动时最好穿浅色长衫长裤,身体裸露部位要喷防蚊水,防止蚊虫叮咬。
六是提高警惕,及时就医。近期从登革热流行地区(如东南亚、南亚、南/中美、非洲、我国与东南亚国家接壤的地区以及我省有本地登革热疫情的地区等)返回我市的市民,要提高防控登革热的警惕,一旦出现发热、乏力、肌肉关节酸痛等疑似登革热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并且要主动告知医生您的外出情况。
(8)主持人:我们的访谈节目快接近尾声了,请问曾科长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8)曾金水:最后,我还想和广大网友分享一个小知识点:就是如何正确打蚊子。(此时一边手动展示下图,一边讲解)
由于蚊子的翅膀构造和独特的飞行方式,蚊子更擅长上下飞行,所以在你横着拍掌的时候,它会飞快向上或向下逃走。这样打更容易打中。

【网友留言】
网友1:哪种人群容易受到蚊子叮咬?
曾金水:一是体温较高的人,蚊子对温度非常敏感,体温较高的人更容易吸引蚊子;二是身上有体味的人,如不注意个人卫生的人、使用化妆品或香水的人、经常喝酒的人;三是穿深色衣服的人,深色衣物在蚊子眼中看起来较暗,更容易被蚊子识别为目标。四是呼吸频率快的人,这类人呼出的二氧化碳较多,对蚊子有较强的吸引力。五是新陈代谢较快的人,如婴幼儿、孕妇、患有某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人。六是爱出汗的人,汗液中含有乳酸、氨基酸等成分,对蚊子具有吸引力。
网友2:听说患了登革热需要防蚊隔离,是这样的吗?怎样才能解除防蚊隔离?
曾金水:是的,登革热患者在发病的时候,体内的血液会含有登革热病毒,如果不采取防蚊隔离的话,叮咬患者的蚊子以及它生产的下一代蚊子可能会带有登革热病毒,这将会把病毒带给其他健康人群,因此登革热患者防蚊隔离是非常有必要的。解除防蚊隔离的标准是:病程超过5天,且热退24小时以上即可解除。
网友3:农村地区会有一些蠓,有时候也会咬人,它会传播登革热吗?
曾金水:登革热是通过白纹伊蚊或者埃及伊蚊叮咬传播的,蠓不会传播登革热。